家具销售内有乾坤——潜规则不上当
很多有过装修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原本预算的厨卫装修金额到最后都会超支,原因往往都是由于将经销商的标价当成是整个产品的标价,到装时才发现这个要加钱那个要加钱。家具销售内有潜规则,家具销售内有乾坤,家具销售有猫腻啊,总之认清门道防上当。
家具销售中确实存在不少“猫腻”。比如,物价部门明确要求,销售商品要明码标价,价格有变动的,还应采用三色价签。但有些家具城,发现很多家具都没有标明价格,有的虽然有价签,但同样可以数十元上百元地杀价。一些销售人员称,出示的价签只是应付检查用的。作为售后服务的一部分,家具销售和家电业一样,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。但调查发现,家电送货上门、安装调试和三包期内的维修均是免费的,而家具业一些厂商则只答应免费送货到楼下,上楼则要收取楼层费。不少厂商表示,这早已是业内默认的行规,除非提前讲好,否则送货人员不给送上楼。
四月五月是家装的旺季。但是琳琅满目的建材往往让很多即将装修的业主无从选择。新词、新概念充斥市场,易混淆消费者的分辨标准。一些大家居卖场,看似纷繁复杂的建材,有些可能是“换词不换料”。频频听到一些新名词,“实木颗粒板”“实木压缩板”“中纤板”等等这样的名词正走红于板式家具之中,同样在地板市场,很多产品被贴上了“生物蜡”、“3D面”、“晶刚甲”等标签,这些产品被销售人员冠以环保、新型等名号,价格比普通建材至少贵几十元。其实这些所谓的名词玩的都是文字游戏。所谓实木颗粒板、实木压缩板其实就是传统的刨花板,而中纤板也是传统密度板的一种,“刨花板”“密度板”等传统板材频频爆出负面新闻,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,精明的商家就给旧板材冠上新名字,成了新型环保材料。
家具销售行业的“潜规则”是:即使您花大价钱,在连锁卖场买品牌家具,也可能会遇到这种意外:明明买的是外地生产的一品牌家具,结果它却是在济南一个小加工厂贴牌生产的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经销商自主“贴牌”、找当地小厂加工品牌家具,已成为家具销售行业的潜规则。据了解,现在很多厂家往往只重视对家具销售业绩的考核,而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监管,这就让不少经销商钻了空子,在当地生产贴牌产品以次充好,赚取更多的利润。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有火眼金睛。